8684首页> 常用查询> 邮编查询> 国际邮编> 亚洲国际邮编> 哈萨克斯坦邮编
哈萨克斯坦邮编
中文名英文名域名后缀国际区号国际邮编北京时差当地时间
哈萨克斯坦 Kazakhstan KZ 327 40900 -5
哈萨克斯坦介绍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浅蓝色,旗面中间是一轮金色的太阳,其下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靠旗杆一侧有一垂直竖条,为哈萨克传统的金色花纹图案。浅蓝色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花纹图案常在哈萨克民族的地毯、服饰中见到,它显示出哈萨克人民的聪明和智慧。金色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雄鹰象征勇敢。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12月独立后采用此国旗。  


   国徽: 呈圆形。圆面中间是哈萨克人的毛毡帐篷圆顶图案,两侧为骏马,上端是一颗五角星,下端的饰带上用哈萨克文写着“哈萨克斯坦”。

    主要节日:

        纳吾热孜节 (3月22日,是哈萨克斯坦的新年日)

        主权共和国日:(1990年10月25日通过《主权宣言》)

        独立日:12月16日(1991年)

        武装力量日:5月7日(1992年)

    国家政要:总统 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1991年12月出任哈独立后首任总统,1999年1月再次当选,2005年12月,再次蝉联总统,2006年1月就职。总理丹尼耶尔·艾哈迈托夫(Daniyal Akhmetov),2003年6月起担任总理,2006年1月再次被任命为总理。


    人口:1495万(2005年)。哈萨克斯坦是多民族国家,由131个民族组成,主要有哈萨克族(53%)、俄罗斯族(30%)、日耳曼族、乌克兰族、还有乌兹别克、维吾尔和鞑靼族。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东正教、基督教、佛教。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在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与哈语同为正式使用的语言。

    首都:阿斯塔纳 (Astana),有人口50.71万(2002年12月)。 阿斯塔纳原名阿克莫拉(Akmola),1997年12月10日正式取代阿拉木图(Alma-ata)成为首都,1998年5月6日改为现名。

    自然地理: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为地处中亚的内陆国,西濒里海,东南连接中国,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多为平原和低地。西部最低点是卡腊古耶盆地,低于海平面132米;东部和东南部为阿尔泰山和天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和西南部;中部是哈萨克丘陵。荒漠和半荒漠占领土面积的60%。主要河流有额尔齐斯河、锡尔河、乌拉尔河、恩巴河和伊犁河。湖泊众多,约有4.8万个,其中较大的有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和斋桑泊等。冰川多达1500条,面积为2070平方公里。属严重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少雪。1月平均气温-19℃至-4℃,7月平均气温19℃至26℃。绝对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为45℃和-45℃,沙漠中最高气温可高达70℃。年降水量荒漠地带不足100毫米,北部300~400毫米,山区1000~2000毫米。

     简史:公元6世纪中叶—8世纪建立了突厥汗国。9—12世纪曾建奥古兹族国、哈拉汗国。11—13世纪契丹人和蒙古鞑靼人侵入。15世纪末成立哈萨克汗国,分为大帐、中帐、小帐。16世纪初基本形成哈萨克部族。18世纪三、四十年代,小帐和中帐并入俄罗斯帝国。19世纪中叶以后,哈全境处于俄罗斯统治之下。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1920年8月26日建立归属于俄罗斯联邦的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25年4月19日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36年12月5日定名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时加入苏联,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0年10月25日,哈萨克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10日更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同年12月16日通过《哈萨克国家独立法》,正式宣布独立,21日加入独联体。

    政治:宪法规定哈是“民主的、非宗教的和统一的国家”;为总统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是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基本方针并在国际关系中代表哈的最高国家官员,是人民与国家政权统一、宪法不可动摇性、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象征与保证。国家政权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立法、司法、行政三权既分立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原则行使职能。总统由全民选举产生。1995年8月经全民公决通过现行宪法,1998年10月对其进行修改,将总统的每届任期从5年延长到7年。总统任命的总理、副总理以及外交、国防、财政、内务部长和安全委员会主席需经最高苏维埃同意。议会是国家最高代表机构,行使立法职能,由上下两院(参议院和马利日斯)组成,上院任期6年,下院任期5年。主要职能是:通过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并对其进行修改和补充;批准总统对总理、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总检察长、国家银行行长的任命;批准和废除国际条约;批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计划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等。在议会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两次拒绝总统对总理任命、因议会两院之间或议会与国家政权其他部门之间不可克服的分歧而引发政治危机时,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议员由选民以直接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

    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稀有、有色和黑色金属)、煤炭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储量占世界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此外,铁、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0亿吨,煤储量为39. 4亿吨,天然气储量1.8万亿立方米,锰4亿吨。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530亿立方米。湖泊和水库7600多个。主要旅游景点有阿拉木图市高山滑雪场、巴尔喀什湖、突厥斯坦古城等。  


    军事:哈注重集体安全策略,强调与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战略同盟关系,同时,积极发展与美等西方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入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并已参与了该计划框架内的部分活动。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和平时期由国防部通过总参谋部对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国防部负责组织国防建设、制定和实施军队建设和发展规划,为部队提供资金、物资技术和装备保障。总参谋部为平时和战时的主要军事指挥机构,负责部队的训练、动员和作战指挥。哈武装力量组建于1992年5月,现设陆军、空中防御力量两个军种和机动力量一个兵种。另有民族安全委员会边防总局、内务部队和共和国近卫军等其它军事力量。2001年4月,武装力量改为设立地区军事机构,全国成立四个军区。

    新闻:截止2001年,有新闻媒体1900家,报刊1200种,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650家,各类通讯社15家。主要报刊有:《哈萨克斯坦真理报》(日报)、《主权哈萨克斯坦报》(哈文)、《全景报》(周报)、《实业周报》、《商队周报》、《快报》(日报)和《大都市报》(周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是唯一的国家通讯社。

    外交:实行以巩固独立和主权为中心的务实、平衡的外交政策,重点是俄罗斯、美国和中亚国家。将自己定位为“中等地区大国”。作为无核国家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与中国关系:中、哈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中国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就到过哈萨克地区。中哈两国有着17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哈萨克斯坦独立。1992年1月3日,中哈两国建交。1996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哈联合声明及4个合作文件,包括中哈国界第一补充协定。1999年11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哈关于在二十一世纪继续加强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哈关于两国边界问题获得全面解决的联合公报》。2003年6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2004年5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两国联合声明。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06年1月,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对哈萨克斯坦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纳扎尔巴耶夫新一任总统的就职仪式。